现在算是上市了,如果只看背景、客户和产品,英集芯倒的确是一家不错的半导体公司,但在具体业绩方面,这家公司还有许多令人难以满意的地方。
2018年-2020年期间,英集芯的营收分别为2.16亿元、3.48亿元和3.89亿元,若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为0.34亿元、0.63亿元和0.61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英集芯2019年-2020年的现金流量金额却持续为负,分别为-0.1亿元和-0.21亿元。
细看现金流量表可以发现,与2019年相比,英集芯的税费返还一项收入少了105万元,而“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各项税费”三项支出则有所增加,分别增长了约2500万元、769万元和364万元,这也正是它现金流量为负的原因。
英集芯此前在采购商品上花去了不少现金,从财报中的另一项数据也能看出,其2019年末-2020年末的存货账面价值陡然增加,从此前的不到5000万元涨至近1.4亿元;到2021年6月底,其存货账面价值仍然高达1.32亿元。
在缺芯潮愈演愈烈的当下,英集芯囤货的策略倒是无可厚非,不过一旦形势出现变化导致无法顺利销售,跌价风险会让它吃到更多苦头。
另一方面,英集芯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下滑迹象。2018年-2020年,它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44%、38.12和35.47%。英集芯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电源管理芯片、快充协议芯片整体毛利率下降所致。
电源管理芯片与快充协议芯片是英集芯的两大主营产品,按所创造营收来算,前者截至2021年上半年的占比达到59.38%,快充协议芯片则占据了剩下的40.62%。
不过,相较于同一产品赛道的其他竞争对手,英集芯的毛利率似乎有些太低,而这远远不是一句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就能解释的。例如同样主做电源管理芯片的思瑞浦,它自2017年以来的毛利率就一直维持在50%-60%左右,比英集芯高出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