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胜微滤波器主要采用 SAW、IPD 等工艺。以下是其生产制造工艺的相关介绍:
SAW 滤波器工艺
- 基片准备:选择合适的压电材料作为基片,如铌酸锂(LiNbO₃)、钽酸锂(LiTaO₃)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可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对基片进行清洗、抛光等处理,确保其表面平整度和洁净度,为后续工艺提供良好基础。
- 光刻:使用光刻技术在基片表面制作叉指换能器(IDT)等图案。光刻过程中,将光刻胶均匀涂覆在基片上,通过掩膜版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曝光在光刻胶上,然后经过显影等步骤,将图案转移到基片上。光刻的精度对滤波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高精度光刻能够实现更小的器件尺寸和更高的频率分辨率。
- 金属化:在光刻形成的图案上进行金属化处理,通常采用蒸发、溅射等方法在基片表面沉积金属薄膜,如铝、金等。这些金属薄膜构成了 IDT 和其他电路元件,实现电信号与声波信号的转换和传输。
- 刻蚀:通过刻蚀工艺去除不需要的金属和压电材料,精确地形成 IDT 和其他结构。刻蚀过程需要精确控制,以保证器件的尺寸精度和性能稳定性。
- 封装:对制作好的 SAW 滤波器进行封装,保护内部结构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封装方式有多种,如陶瓷封装、塑料封装等,封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良好的密封性和电气连接性能。
IPD 滤波器工艺
- 硅基片处理:选取硅基片作为基础材料,对其进行清洗、氧化等预处理,在硅基片表面形成一层高质量的氧化层,作为绝缘层和电容的介质层。
- 光刻与金属沉积:采用光刻技术在硅基片上定义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的图案。然后通过金属沉积工艺,如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在基片上沉积金属层,形成电感的线圈和电容的电极等结构。
- 介质层沉积与刻蚀:根据设计要求,沉积多层介质材料,如氮化硅、二氧化硅等,用于形成电容的介质层和电感的绝缘层。通过刻蚀工艺对介质层进行精确加工,形成所需的电容和电感结构。
- 通孔制作:为了实现不同金属层之间的电气连接,需要制作通孔。通过光刻和刻蚀等工艺在介质层和金属层上形成通孔,然后填充金属,实现上下层之间的导通。
- 封装测试:完成电路制作后,对 IPD 滤波器进行封装,采用塑料封装、陶瓷封装或晶圆级封装等方式,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后进行全面的测试,检测滤波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