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 RK3588 在运行高负载程序时,可通过以下多种方式保证稳定性能:
硬件设计方面
- 先进的制程工艺:采用 8nm 制程工艺,集成 60 多亿晶体管,可在提供强大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功耗,减少因高负载运行产生的热量,有助于维持系统稳定。
- 大小核架构:采用 Big.Little 大小核架构,包含 4 个 Cortex - A76 大核和 4 个 Cortex - A55 小核。高负载工作时,4 个 Cortex - A76 大核可提供强大的性能支撑;低负载工作时,由 4 个 Cortex - A55 小核运行,降低功耗,这种架构能根据任务需求灵活分配算力,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兼顾功耗。
- 高速数据传输接口:配备了 PCIE3.0、SATA3.0 等高速数据传输接口,能满足高负载程序对大量数据的快速传输需求,减少数据传输延迟,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 充足的引脚设计:如飞凌 FET3588 - C 核心板采用 400 个引脚的 100pin 超薄连接器,将 CPU 所有可引出的功能全部引出,且高速信号的地回路引脚充足,电源供电及回路引脚充足,确保了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为高负载运行提供稳定的信号和电源。
- 散热设计:虽然不同开发板的散热措施有所不同,但良好的散热设计是保证性能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些开发板可能会配备散热片、风扇等散热装置,及时将芯片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防止因过热导致芯片降频。
软件优化方面
- 操作系统优化:支持基于 Linux 系统内核的深度定制开发服务层,开发者可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对系统进行定制和优化,如合理配置系统资源、优化进程调度算法等,以提高系统在高负载下的运行效率。
- 温控策略:内置先进的温控策略,可根据芯片温度自动调整工作频率和电压,在温度过高时采取降频等措施,避免芯片因过热而损坏,同时也能保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尽可能维持较高的性能,实现性能和温度的平衡,确保芯片能够在 - 20°C 到 85°C 的环境下 7×24 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 驱动程序优化:瑞芯微会不断优化各种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使硬件与软件之间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因驱动问题导致的系统不稳定或性能下降。
芯片内置功能方面
- 自研 NPU:内置瑞芯微自研的第三代 NPU 处理器,支持 INT4/INT8/INT16/FP16 混合运算,算力高达 6TOPS。在处理 AI 相关的高负载任务时,可将任务分配给 NPU 进行处理,减轻 CPU 的负担,提高整体处理效率,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内存管理:具备高效的内存管理单元(MMU),可以对内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确保高负载程序在运行时能够快速地访问到所需的数据和代码,减少内存访问冲突和延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