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胜微的专利布局未来将围绕 “技术突围、市场卡位、生态重构”三大主线展开,通过“BAW 技术突破 + 国际专利扩张 + 车规级场景深化 + 6G 前瞻布局” 四维策略,实现从 “国产替代者” 到 “全球射频解决方案领导者” 的转型。以下是具体发展方向的深度解析:
一、BAW 滤波器专利突围:突破中高频市场壁垒
1. 技术路径选择
- FBAR 技术优先:聚焦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计划 2025 年实现 BAW 滤波器量产,填补国内高端市场空白。通过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 12 英寸 BAW 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30%。
- 专利布局重点:针对 BAW 核心技术(如氮化铝薄膜沉积、电极结构设计)申请50 项以上发明专利,覆盖 n41/n78 等 5G 中高频频段,目标性能指标:插损≤1.2dB,带外抑制≥40dB。
2. 应对国际专利封锁
- 交叉授权策略:通过无效村田 “弹性波装置” 专利(ZL201610512603.9)积累的经验,同步对 Qorvo、博通的 BAW 基础专利发起挑战,构建专利攻防矩阵。
- 技术差异化:采用非倾斜 IDT 电极设计规避村田专利(ZL201480066958.9),并开发硅基 BAW+IPD 混合集成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国际专利扩张:构建全球化护城河
1. 区域布局策略
- 欧美核心市场:2025 年计划在美、欧、韩申请20 项国际专利,覆盖 5G L-PAMiD 模组、车规级 V2X 通信等领域,降低海外诉讼风险。
- 新兴市场:在东南亚、印度布局10 项实用新型专利,支撑手机厂商本地化供应链需求,目标 2025 年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35%。
2. 诉讼防御体系
- 专利无效反制:针对村田在韩起诉的 5 项 TF-SAW 专利,同步启动反向专利无效程序,并联合国内厂商构建射频专利池,形成交叉防御。
- 技术替代方案:加速 BAW 滤波器研发,若 TF-SAW 海外市场受限,可快速切换至 BAW 产品,保障海外营收增长目标。
三、车规级与物联网专利深化:抢占新兴市场
1. 车规级场景
- V2X 通信模组:依托车规级 V2X 通信专利(CN202420334581.1),开发支持 C-V2X 和 UWB 双模通信的模组,计划 2025 年量产,目标进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一级供应链。
- 车载雷达:布局77GHz/79GHz 毫米波雷达专利,覆盖天线设计、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预计 2026 年实现车规级雷达芯片量产。
2. 物联网与工业领域
- Wi-Fi 7 模组:申请Wi-Fi 7 射频前端专利(如 CN202510012345.6),支持 6GHz 频段和 320MHz 带宽,目标 2025 年进入 AR/VR 设备供应链。
- 工业传感器:开发低功耗蓝牙 5.3 射频 IP,用于工业物联网设备,计划 2025 年授权给锐成芯微等厂商,拓展物联网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