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胜微的专利技术 “射频模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公开号 CN117637497A)属于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旨在解决射频模组现有工艺中电磁屏蔽层可靠性风险、工艺繁琐成本高及后续工艺兼容性问题。以下是具体介绍:
封装结构:
- 封装基板:包括主面,以及设置于主面上的接地区及电极部。
- 射频芯片:设置成与封装基板的电极部电连接。
- 隔离膜:贴设于射频芯片以及封装基板的主面上,在射频芯片与封装基板的主面之间围合成封闭空腔,隔离膜包括位于射频芯片外围的开口区以显露出接地区。
- 屏蔽构件:设置于隔离膜上且与露出的接地区接触以实现接地,可共形覆盖隔离膜,包括包覆各射频芯片的分腔屏蔽罩部。
- 外塑封层:包覆屏蔽构件以及封装基板。
制作方法:
- 键合芯片:将射频芯片键合于基板之上,使射频芯片与基板的电极部电连接。
- 贴合隔离膜:通过真空压合或真空热压法将热固性胶膜(如环氧系胶膜或丙烯酸系胶膜,厚度为 10μm-100μm)贴设于射频芯片以及基板的主面上,再通过烘烤方式使热固性胶膜固化形成隔离膜。
- 划开隔离膜:采用激光烧蚀法或刻蚀法等使隔离膜破膜,显露出基板的接地区。
- 形成屏蔽构件:使用溅射法或气相沉积法形成屏蔽构件,使其共形覆盖隔离膜,并与露出的接地区接触。
- 塑封:形成包覆屏蔽构件以及基板的外塑封层。
- 分板:对整块基板进行分板,得到多个射频模组封装体。
技术优势:该专利技术能降低系统级封装模块内部的电磁耦合和干扰,屏蔽外部电磁干扰,将射频模组内部电磁干扰降低 15dB,信号完整性提升 20%。同时还提升了工艺稳定性和加工作业效率,兼顾低成本,适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该技术已应用于 L-PAMiD 模组,可支持手机 5G 信号切换延迟降至 5μs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