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自动驾驶技术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下表现出色,能有效克服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如下:
- 晴天光照良好时:高清摄像头可清晰捕捉道路标志、车道线、行人等细节,激光雷达能提供精确的距离信息,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测车辆周边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多传感器融合可实现高精度目标检测与识别,构建精准的车辆周围环境模型,使车辆能准确感知路况,做出合理决策,平稳行驶、精准变道和停车等操作都能顺利完成。
- 夜间或弱光环境下:配备的激光雷达可利用其穿透力弥补光线不足,结合摄像头识别交通标志和信号灯,实现 540° 无死角探测。同时,针对夜间弱光场景,升级的 GOD 2.0 感知网络,对行人、非机动车等暗光目标识别精度提升 40%,斜向障碍物识别距离达 150 米。通过融合神经网络实时学习人类驾驶行为,夜间过弯、变道等操作拟人化程度高,可自动预判对向车灯光束轨迹,提前减速避让。
- 暴雨天气时:雨水会模糊摄像头视野,影响视觉感知,但毫米波雷达依然能穿透雨帘提供目标距离和速度信息,激光雷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透过雨滴获得高精度点云。华为 ADS 4.0 引入 “五感融合” 的全频谱传感器方案,融合 27 颗传感器,构建半径 500 米的 3D 实时环境模型,让系统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障碍物识别率仍高达 98%,“视野” 可靠性比纯视觉方案提升 3 倍以上。
- 大雪天气时:雪花会遮挡视线,覆盖道路标线,影响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感知。此时毫米波雷达可发挥作用,持续监测周边物体。同时,系统通过附着力评估模型动态调整 AEB 制动力度,在东北极寒测试中,刹停距离比传统系统缩短 15%,能有效应对雪地行驶的风险。
- 浓雾天气时:浓雾会降低能见度,使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探测范围和精度下降。不过毫米波雷达受影响相对较小,仍可感知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华为 ADS 系统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综合各传感器信息,尽量维持对环境的感知。但在浓雾(能见度<50 米)情况下,感知系统可能短暂降级,需人工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