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车联网芯片的安全防护机制具备抵御高级黑客攻击的能力,这得益于其在硬件、软件以及安全认证等多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硬件级安全防护
- 安全隔离机制:瑞芯微 RK3588 芯片支持 ARM TrustZone 技术,将芯片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划分为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安全区域用于处理敏感数据和关键操作,如加密密钥的存储、身份验证等,与非安全区域相互隔离,防止非安全区域的恶意软件或攻击对安全区域的数据和操作进行访问和干扰。
- 加密硬件加速器:芯片内置专门的加密硬件模块,能够快速高效地执行 AES、RSA 等加密和解密操作,减少对 CPU 资源的占用,同时也增强了加密的安全性,使黑客难以破解加密数据。
- 安全 OTP 存储:RK3588 芯片具有安全的 OTP 存储区域,可用于存储关键的密钥、证书等敏感信息。OTP 区域的信息在写入后只能读取,不能修改,确保了密钥等信息的安全性和唯一性,防止黑客获取或篡改密钥。
- 国密级硬件安全模块:以 RV1126B 芯片为例,其内置国密级硬件安全模块,支持 SM2/SM3/SM4 加密算法,这些算法具有高强度的加密性能,能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软件层面安全措施
- 安全启动机制:瑞芯微芯片在设备启动时,安全子系统会对启动过程进行验证和加密保护,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完整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才能被加载和运行,防止恶意软件或篡改后的系统启动。
- 密钥管理系统:如 RV1126B 芯片搭载 KeyLadder 密钥管理系统,从数据采集、模型加载到数据存储,全程保障信息与隐私安全,确保密钥的安全生成、存储和更新。
安全认证加持:瑞芯微 RK3588 及 RK356X 系列芯片通过了 Arm PSA Certified Level 1 安全认证,该认证是一项国际权威认证,旨在确保 IoT 产品从设计到实际应用的安全性,说明其安全防护机制达到了较高的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