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未来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有以下研发方向:
提升芯片性能与适用性
- 提供多样化方案:从轻量化到高性能芯片应用,满足工业自动化中如医疗设备、自动化产线、工业机器人、物流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例如,轻量化的 RK3562J 及 RK3506J 方案可满足工业设备快速响应需求;高性能的 RK3588J 则适用于先进制造行业的高端 HMI 产品。
- 优化实时性与稳定性:通过技术改进,使操作系统实现微秒级中断响应延迟,如 RK3568J 的 Linux 实时解决方案,在多核异构 AMP 系统混合架构中,支持 Linux、RTOS、Bare - Metal 协同运行,满足工业应用强实时、高稳定的需求。
完善端侧 AI 技术矩阵
- 机器视觉方向:利用 AI 技术进一步提升机器视觉系统的性能,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更高效的自动检测,提高生产线上产品质量检测的自动化和准确性,实时监测产品质量,及时发现缺陷产品。例如,RK3588 多路边缘计算方案用于智能视频分析检测,可支持多路人脸检测、周界及智能动检测,并提供 RockIVA 算法套件。
- 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交互:发展大语言模型(LLM)技术,使其能处理复杂的工业场景查询,通过多模态交互,结合语音、文字和图像输入,为用户提供直观反馈,提升工业设备操作和管理的效率,优化决策过程。例如,基于 RK3588 的离线大模型 LLM 对话方案,以及可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大语言模型展示。
强化软件保障与生态建设
- 软件支持:主流芯片平台持续更新适配最新 Linux 及 Android 系统版本,为开发者提供 BSP、系统与应用一体化软件包,以及各类开发调试工具,同时提供全链路的安全启动 Secure Boot、Trustzone、加解密引擎等安全保障机制,防止固件完整性被篡改。
- 生态建设:通过与开发者共同维护开源社区,如 RK3588、RK3576、RK3568 平台已完成大部分驱动的主线支持,以及展出数十块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核心板及开发套件,助力终端伙伴及开发者匹配多场景生态资源,打造开放和高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